2022-11-24 作者:嘉朗科技
在上世紀90年代,智慧社區已經成為世界各國信息化發展的目標。一些國家已經將電子政務向社區聚集,國家倡導“以信息技術為中心”轉變為“以公民為中心”的戰略,這種轉變不但成為電子政務的基礎,而且也拉近了國家與社區的關系,為國家和社區關系創造了新型模式。
其中,世界各國在智慧社區建設過程中都有著符合其自身狀況的差異化特點,同時也有高度相似的發展路徑。下面就讓我們看下國外的智慧社區建設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啟示。
新加坡——政府主導+高度自治
新加坡本身就是一個城市型國家,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設的發展過程中,始終位于世界前列。在智能交通、清潔能源、電子政務、通信設施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新加坡的智慧社區采取管理以政府為主導,充分發揮社團、公民的作用,是典型的政府主導與社區高度自治相結合的模式。
新加坡的智慧社區服務系統主要包括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社區醫療和社區文娛四個系統。
這四個系統主要通過政務類網站以及民間組織開辦的互助類網站、論壇來實現運營。
日本——多樣化社區服務為主
日本的智慧社區建設是基于日本長時間法律、制度完善與各組織結構成熟的運營服務體系下發展而來,因此,日本在智慧社區建設過程中更傾向平臺與服務的完善。
日本的智慧社區擁有發達的物業、物流、家政、商業、醫療等多樣化服務。包含以發達的便利店及生活協同組合為主要形式的電子商務信息系統,以宣傳和咨詢服務為主的電子政務信息系統,以個人消費者為主要對象的物流信息系統,以育嬰服務、兒童看護服務、老人服務為主的家政服務信息系統和以社區電子助醫及電子病歷為主要功能的醫療衛生信息系統。
不難看出,日本的智慧社區建設高度依賴日本發達的服務體系,在養老與兒童方面具有明顯的政策傾斜。日本的智慧社區建設思路對我國未來智慧社區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結語
如果說新加坡的智慧社區建設可以給我國當前的智慧社區建設提供寶貴的經驗財富,那日本的智慧社區模式也許預示了我國未來智慧社區發展的未來。
智慧社區的本質還是滿足居民的多樣化需求。平臺的搭建僅僅是開端,最終拼的永遠是運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