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4 作者:嘉朗科技
經過多年的發展,智慧社區建設日漸成熟,逐步替代了傳統的社區管理模式。當下,利用物聯網、云計算、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建設政務更高效、服務更便捷、管理更睿智、生活更智能、環境更宜居的高階社區是智慧社區的新目標。
2022年,住建部、民政部等部門開展智慧社區建設的試點,指導各地運用信息化技術改造社區設施環境和文化,帶領我國智慧社區建設取得了累累碩果。那么,2022年智慧社區有哪些建設重點?成效如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老年友好型社區
2022年10月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公布“2022年老年友好型社區名單”。該名單旨在選樹先進典型,廣泛宜傳推廣,為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發揮典型引路和示范帶動作用。此次共計有1100個社區申報,其中999個社區被選為2022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在2023年,民政部將繼續在社區養老服務方面,重點推進老年餐桌、日間照料、短期托養、互助服務等服務形式,各地也有諸多創新實踐。比如,蘇州在居家養老中增設夜間照護床位,補齊服務短板;杭州通過大數據評估需求,為老年人提供更精準、更個性化的服務;南昌將專業養老服務企業引入社區,不斷完善醫養結合功能……在更多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應用下,居家養老服務圈不斷擴大、日漸完善。
完整社區
“完整社區”建設有助于解決我國住區規劃建設當前面臨的諸多困境,同時也將為老舊小區改造、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抓手。
自《關于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印發以來,各地加快推進完整社區試點,取得了顯著成效,如重慶、石家莊等地,2022年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更新試點中加快推進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全市已建成完整社區近600個;再比如,南京市上線了首個完整社區智慧平臺“街坊”;還有沈陽市,結合自身實際,形成了“6+X”完整社區配建標準體系。
數字社區
5月10日,民政部、中央政法委 、網信辦 、發展改革委 、工信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各地基本構建起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初步打造成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數字社區。
去年,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發布《數字社區研究報告(2022年)》,報告提出,作為一種新型互聯網社區,數字社區具有普惠、連接、效率和信任四大特征。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社區這一新型網民生態圈,正在成為數字生活的入口與數字經濟的載體。
醫養結合
去年7月22日,國家衛健委、發改委、教育部、民政部等11個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著力破解難點堵點問題,進一步促進醫養結合發展,不斷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醫養結合”是國家大力提倡的一種新型養老方式,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和滿意度的重要舉措。2023年,隨著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的開展和推進,我國健康養老產業產業在需求與政策“雙輪”驅動之下,將會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量到質、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
綠色智慧社區
綠色智慧社區是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簡稱“全國智標委”)在“智慧社區”基礎上創新提出的建設理念,是以綠色為目的、智慧為手段,在社區全生命周期內,從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等角度,為居民提供安全、舒適、便捷的社區生活環境,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社區。
1月19日,從全國智標委獲悉,目前全國智標委正在圍繞綠色智慧社區建設,開展標準應用試點創建工作,已有河北藥都新城、西安空港新城幸福里、珠海中國鐵建國際城、長春新區陽光社區等20個社區成為綠色智慧社區標準應用試點、示范項目。
結語
在政策紅利的密集釋放下,各地智慧社區試點工作有序推進,在全國形成了一個個特色鮮明的智慧社區,在2023年,智慧社區也將探索出更多新的建設路徑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