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控開關、語音操作、體感照明……這些已經是過去時了新一代智能化設備的黎明已經到來用驚濤駭浪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請您懷著極度焦慮的心情耐心看完文章2023,AI元年很早之前,人們工作時就像個機器,現如今,機器工作的越來越像人了。我們坐在辦公室,需要一部機器來配合,而未來,可能會是機器辦公配個員工了。2023年,AI的發展走到了一個奇點,CHATGPT橫空出世,2個月內月活用戶突破1億,隨之而來的是各行各業從業人員空前的焦慮、知識結構教育體系的坍塌……,用過CHATGPT的人都會發現,它不僅知識面廣(本來就是個圖書館),還有邏輯能力,更可怕的還有情商。AI就這么不可戰勝嗎?未必!目前看,AI不可能取代人無論CHATGPT,NEW BING,還是文心一言,你想要使用它,必須要跟它對話,而且,它的回答總是那么標準,泛泛,不太細。在當下,AI真正沖擊到的職業都是一些簡單操作的熟練工種,比如電話銷售,公文寫作等。稍微提高點難度的工作,單純依靠AI是無法實現的,至少暫時是這樣的。話說回來,雖然當前的AI擁有海量的知識體系、嚴謹的邏輯能力,甚至還擁有了和人一樣的情商。但歸根結底,AI是不能直接與用戶產生連結的。換句話說,AI用的好不好,全靠這個人會不會用。就好比現在的搜索引擎,你想搜大眾的問題沒問題,你想搜專業點的問題也沒有問題,關鍵看使用的方式方法。其實,AI在近一兩年能真正助力的行業,就是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區。智慧化演變:從服從到智囊我們發現了AI的重要特質:有邏輯、知識儲備高,行為需要主動喚醒。而這些特點應用到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區方面顯然再合適不過。事實上,AI對個人生活是有很重要的幫助,職場上過于專業的難題,AI可能只會給你一個方法論,但是個人生活方面,AI可就是智慧化的代表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這個人在居家的過程中,可能并不清楚什么樣的照明最適合自己,但是AI就可以分析房屋構造,日光條件,給出合理化的建議。再比如,個人的代辦事項就可以交給AI提醒,并出局最優最有效率的解決方案。智慧社區與AI的結合還需要時間去探索,當前AI的作用也僅限AI語音呼叫問答記錄,以及社區訴求的處理。要知道,今年僅僅是AI發展元年,未來幾年AI的發展值得我們所有人期待,抓住AI風口,賦能智慧化項目建設也是當下首要考慮的核心。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今年的全國兩會格外引起中外高度關注,大會內容豐富,涉及經濟、教育、就業、民生、醫療、養老等方方面面工作,而社區作為城市的“細胞”,如何使社區智慧化已經成為當下提速城鎮化發展、創新社區管理與服務水平、提升居民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的全新戰略。推進數字化經濟建設3月5日,國務院總理發布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數字經濟不斷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7%以上。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是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其中“數字經濟”自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至今,已多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1月份,國務院發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從基礎設施、數據要素、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等方面提出了11項重點建設工程,并提出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初步建立、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等目標。業數字化等方面提出了11項重點建設工程,并提出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初步建立、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等目標。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完整社區3月7日,全國人大舉行了第二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其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部長接受媒體提問時的回應引起市場強烈反響,特別是關注智慧社區建設的政企單位、各專家學者等等。其實對于智慧社區的建設,近幾年隨著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智慧社區建設已經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各大型房產商、物業服務公司、安防廠商、網絡設備提供商以及若干新興互聯網運營企業,都開始涉足或已著手布局智慧社區。不同的是,我國智慧社區應用和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區域不平衡、市場缺乏統一的建設標準和規劃等難點和痛點仍困擾著行業的發展。為此,伴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的放開,2023年智慧社區建設“加速度”該如何布局和規劃,哪些要點值得關注,值得深究。針對這些問題,或許我們從倪虹部長的回應當中找出蛛絲馬跡。倪虹部長表示,針對當下城市更新行動,202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將從四個方面做工作,包括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完整社區,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做好城市歷史街區、歷史建筑的保護與傳承和推進城市數字化基礎實施建設等。其中,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除了要持續推進下去之外,倪虹部長給出了自己建議和目標設想,如當前改造要緊抓三個“革命”,包括樓道革命、環境革命和管理革命。2023年,希望再開工改造5萬個以上老舊小區,力爭能夠讓2000萬居民獲益。 上述提議無疑是為2023年老舊小區的智慧化改造指明了方向,將有利于智慧社區建設高質量發展,同時對建立安全、有序、高效的智慧城市也有著重要意義,這對涉及該行業領域的企業或許是難得機遇。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老舊小區改造一直以來都得到相關政企單位的重視。比如,自2018年起國家連續幾年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當中,近幾年又持續不斷地推出相關政策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如2022年6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到要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改造,明確“十四五”時期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推動城鎮化質量不斷提高,補齊居民居住社區設施短板,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條件,要求依托社區數字化平臺和線下社區服務機構,建設便民惠民智慧社區。種種跡象表明讓小區實現智慧化,提升社區質感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隨著智慧社區各項目的建成,對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也將有所保障,還可以通過數字化模式賦能所轄小區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產業發展,從而為更多社區構建智慧的、便利的“未來生活”場景。
領跑社區“智”變 成立于2012年的嘉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朗科技”),是一家擁有自主研發實力、以行業應用為基礎的信息化軟件及系統集成服務商。2019年以來,嘉朗科技聚焦“智慧社區”項目建設,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以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為支撐,依托適度領先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區治理和小區管理現代化。 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是嘉朗科技實踐公租房建設、老舊小區改造、推動城市更新的重要研發成果之一,通過整合社區區域內人、地、物、情、事、組織和房屋等信息,統籌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等,構建了公共服務和便民利民服務智能化的一種社區管理和服務的創新模式。 嘉朗科技打造的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提供社區治理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幫助社區解決數據采集困難、物業管理落后、預警預防機制缺乏、安防設施不足等一系列問題。“智”見社區新未來社區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單元,是城市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載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流動人口急劇增加,當前社區基層自治能力弱,社區各類人力、信息資源整合能力不足,常導致政府投入力度大、收效低的結果。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從社區治理、物業管理、安防建設和社區服務等核心管理痛點出發,解決傳統社區治理效能低、安防能力薄弱、基層治理能力不足、民生服務水平不佳等問題,借助平臺開發能力,為老舊小區改造提供能力支撐,為社區管理與服務水平提升打造了一系列創新服務:1效能社區,補齊服務短板 針對小區物業管理多個系統接口和協議不統一,對接困難的情況,平臺通過統一門戶,對應用系統進行統一賬戶管理、統一權限管理、統一配置管理,解決了各系統在資源與業務整合上產生的瓶頸。同時提供數據管理平臺,為數據的加密存儲、加密傳輸、加密共享功能提供支撐,還設計有專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為業務數據的存儲和查詢提供方便,有效避免各部門業務信息不能有效共享流轉的孤島問題,推動社區治理扁平化和高效化。2平安社區,健全安防體系 由于人口流動量大,社區入住人員日趨復雜,每日還有大量外部人員進出,如外賣、環衛、家政、施工等,造成人員出入管控難度加大、隱患行為難以發現。平臺通過智能安防數據應用平臺的建設,將人屋管理、門禁功能、授權管理、報警管理、預警管理、稽查布控、人口分析、軌跡分析、轄區重點人員關注等業務功能有效地結合成一個整體,實現如人車出入管理、供水供電設施管理、社區治安防控、消防安全監管、測溫防疫監管等管理手段智慧化,建成一個服務功能齊全、安全措施到位的智能化小區,做到老舊小區改造后智慧安防關鍵核心要素安全可控,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有效監測預警,及時消除治安、消防等安全隱患,使城市運營更加安全有序。3活力社區,建立透明服務 平臺在業務應用信息化的基礎上,對各業務應用進行整合并可視化顯示,搭建政府物業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居民等各方信息交流平臺,消除社區服務信息的不對稱現象,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服務內容、服務質量的透明度,切實解決各方面的合理訴求,激發社區活力,提升居民對行政管理部門和物業服務工作的滿意度。 除了幫助平臺創新,嘉朗科技也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平臺能力提升至新的水平,達到良好的性能,以人口、房屋等數據為基礎,通過人員流動性、行為軌跡、行為習慣等數據融合分析,構建起全時監控、全域巡查、全民互動智慧安防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強化社會治理與現代科技深度整合,推動社會信息采集方式出人力向智慧應用的轉型升級,構建智慧型社區,為社區居民提供智慧服務,讓社區服務更有溫度,居民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合力奏響社區基層治理的幸福樂章。 以城市更新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是民生之需,是以滿足人民宜居宜業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民生系統工程。嘉朗科技將以信息化為抓手,創新社區改造模式,創新公共服務模式,補齊社區公共服務短板,不斷夯實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根基,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
回首2022年初,誰也不會想到2022年是一個詭譎多變的一年。當人們紛紛轉發“虎年大吉”、“虎虎生威”的新年海報時,都盼望著在疫情持續的第三個年頭里,個人和家庭的生活開始紛紛好轉起來。然而事實卻過于殘酷。1月開始,西安率先封城,2月底,俄烏戰爭打響,3月,東航下落不明,4月,鄭州起底暴雷,5月,上海沸沸揚揚…………,徐州的事還沒結果,唐山、貴州的事就頻上頭條。這一年,封控力度空前,這一年,個人消費節約,這一年,每個人都輾轉反側,無法安穩入眠。2022年,作為企業更加的不易,肩扛社會責任和地方經濟的大旗,客戶預約的習慣性順延,回款的壓力重重,員工的士氣低落,是大多數企業都會面臨的難題。無論你做什么,你都先要過了核酸檢測、掃描綠碼這幾關。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在疫情的這三年里,我看到了太多人在懷念2019,還看到了更多的人在送別2022。2023年的朋友圈里,哪怕一直潛水的人都要發上一句“2022,再也不見”的狠話。與其說是對未來期望的信心,不如說是對過往壓抑的釋放。2023年會不會變得更好?我回答不了。但我可以講個故事給你聽。從前,有一位武藝高強的師傅,有一天被人打倒了,師傅沒有怨恨,只是覺得自己的武藝尚需精進,修煉幾年再來比試,結果到了第二次切磋見面的時候,那個打敗他的人說:我早已經不練武了,你贏了。后來,那個師傅也放棄習武,改行打鐵去了。我們都有重頭再來能力和魄力,但信心,可沒那么簡單,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希望。2023年,一切都會好嗎?疫情三年帶給人們的改變,有一些已經成為了習慣。或許人們在2023年,依然不敢大手大腳購物,依然不敢隨意借貸,依然不會盲目沖動消費。即使這一年過的不錯,人們也可能心有余悸,緊握手中的存款。或許2023年,旅游,文化,消費會有一些起色,但整個過程會是漸進的,緩慢的,甚至是延后的。房地產會好嗎?或許政策會有傾斜,我也相信供給端會放出利好的信號,但需求端就不好說了,說到底,人們愿不愿意買房,這是個很大很復雜的事情。有一點可以確定,在經歷了浮夸的2012-2019年和疫情的2020-2022年,幾乎所有人和企業,都變得“務實”了起來。正經干事的企業和個人,會得到市場的認可,這對嘉朗科技無疑是一件好事。嘉朗科技是一家務實的企業,在疫情的三年里,依然做出了石家莊高新區、藁城區,邢臺以及河北多地的智慧社區建設方案與落地。成功的案例、踏實的研發、務實的方案,都是嘉朗科技的基因,2023年,市場會接受并認可這些實實在在成果和成績。因為,2023年,人們不再相信所謂的神話和奇跡。